职教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视野
122025.06
让技能人才既长于“一技”更独具“匠心”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培育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途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肩负起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全国总工会近年来评选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学校,彰显了职业教育对于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
272025.05
中国职业教育呈现“六大趋势”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18日在2025职业教育海上对话创享会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正呈现“六大趋势”——重心持续上移、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数字化、国际化和“新双高”。林宇表示,当前,从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上看,以前是两个“半壁江山”。“现在变了,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占比大概是三分之一。同时,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大概有七成来自乡镇、农村和城市生活困难家庭,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272025.05
供需适配,以教育之强支撑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之间还存在结构、质量、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正确把握“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完善人才供需适配机制,当前还存在哪些堵点难点?人才培养端和社会需求端应分别从何处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272025.05
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必须以对人才需求的科学分析预测为前提充分用好数据,使数据真正赋能人才培养的供需适配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供需适配、经费监管等工作时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要从战略和时代高度深刻领会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的重要性,建好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
142025.05
产业学院,不是校企合作的简单“翻版”
产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新探索,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它不仅承载深化校企合作的使命,更肩负重塑职教生态、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然而,产业学院的创新深度与实践复杂性并存,其发展既展现出突破传统模式的潜力,也面临着现实中的结构性挑战。如何实现从政策支持、区域协同到能力建设等多维度系统升级,成为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建立产业学院是一场深刻的模式创新与生态重塑产业学院并非校企合作的简单“...
142025.05
从课堂到生产线: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进阶密码”
何为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新形态、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智彬多次提及“新”字。他说,产业学院是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下,由校企深度融合形成的发展联合体。作为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主动布局,它以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职业教育的新形态与新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进展如何?办好建强产业学院,发展之钥是什么?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建在“专业”上,更建在“...
252025.04
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 三年成效与未来展望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于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方向。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文总结过去三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成效,展望未来三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图景。三年成效:从战略布局到全域突破三年来,我国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关键抓手,...